人文讲坛第149讲丨在知行校园畅聊“知行文化(二)”

作者:编辑:人文君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6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廖安琪 张永青)12月2日,人文讲坛开启了新的旅程—《在知行校园畅聊“知行文化(二)”》的专题分享会,更加深入讲解“知行”的内涵与外延,交流我们对传统文化中“知行”关系这一经典命题的研学心得,守望我们对“读书在知行”大学精神的体认与践行。学校领导老师任秀霞、王文凯、刘星参加本次讲座活动并给予现场指导。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溢出初冬的寒气,而三教205里氤氲着温暖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仿佛即将踏入一个充满惊喜与奇妙的世界。“大家晚上好!”随着这洪亮的一声清嗓,今天的主讲人袁朔开始为大家讲述“知行文化(二)”。

袁朔同学不仅回顾了上一讲的知行文化思想,让大家温故知新,还详细讲述了知行楼宇的文化内涵,如“知美求美,知音求趣,知远行稳,知化求变”表达了不同教学楼命名的深意,让人耳目一新,更是阐述了对“读书在知行”的独特理解——“做足知的功课,练就行的功夫,攀登修身的高地”,让人颔首称是。



台上的讲者侃侃而谈,底下的听者沉醉其中,似是游入了浩瀚如烟的书海中,油然而生的情愫好似滚滚涌起的海浪,澎湃又热烈。在倾听时,同学们不仅赞叹于袁朔对诗词歌赋的信手拈来,还深切地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有如林鸿所言“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实践之重,有如“高水流水,伯牙绝弦”的琴瑟之音,有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强之力。

其中,杨佳怡同学点评中提到三度,情感的温度,不论是知音琴瑟和鸣的心心相惜还是知行跬步以至千里的坚持不懈,都令人难以忘怀,还有篇幅的长度和思想的深度,都给人以更多启发的意义。 刘梦、朱厚舜等同学热情地表达心中所想,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知行文化”在潜移默化地渗入每个人的血液,与其融为一体,在温柔有力地唤醒每个人深处的灵魂,与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美好的夸赞让人更有信念,必不可少的,还需诚恳的建议,让人稳步前进。转而,很荣幸的邀请到两位老师进行点评。      

首先,王文凯老师对本次主题讲座系列活动提出了期望,希望人文讲坛的活动传统持续下去,接续发展壮大,也希望未来有更多丰富多彩的主题,不仅是诗和远方,还可以是当下的流水细长,如分享一本好书,一个精彩的故事,一段奇幻的旅行。这些恰好契合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念。希望我们以雅俗共赏的目光去深度品读文化,以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赓续悠久的文化底蕴,以人文情怀与时代潮流相结合的方式传递使广大青年更易接受的新文化。



紧接着,任秀霞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了总结,表示大家齐聚一堂听到如此绘声绘色的讲解很是让人赞叹。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子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人文讲坛的受众不仅在于知行学院的师生,还有广大的人民,通过网络媒体等技术传播出去,弘扬知行精神,传承优秀文化,既至于此,不止于此。

弦歌不辍,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心向远方,不以风雨为阻。勇敢的开拓者无畏路途崎岖,向着目标坚定前行。志在高峰,不以云雾为障,坚毅的攀登者不惧峰峦险峻,朝着巅峰奋勇攀登。梦在彼岸,不以波涛为栏,执着的航行者不怕海浪汹涌,朝着港湾全速进发。只要胸怀壮志,勇往直前,我们定能和人文讲坛这个响亮的品牌一起走向更远的远方。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