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访两创活动调研报告
人文系两访两创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我系制定的两访两创活动实施方案,本系访谈工作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书面访谈阶段(6月3日——6月13日),全系师生填写《湖北省高校“两访两创”活动访谈教师(学生)情况登记表》,访谈人以此为依据,通过整理被访谈对象填写的情况登记表,对于情况登记表中比较关注的事项做好记录,为下一步的深度访谈做好准备。访谈工作的第二阶段即深度访谈(6月4日—6月19号),访谈人与访谈对象一一对应,做到全覆盖、全访谈、全交流,不交叉不遗漏。学院领导范院长深入我系对系领导、全体教师进行访谈,系领导访谈全体教师,我系教师在课余时间,以班为单位,5个人为一组,集中展开访谈,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在学生群体中反响热烈。
一、 我系教师重点反映情况
我系现有专任教师21人,班主任10人,教学秘书1人。2011年6月3日至19日,按照学院“两访两创”活动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系展开了院系领导干部访谈所有教师的访谈活动。6月15日下午,副院长范正群深入对口联系人文系,访谈我系领导班子成员及系部负责人。范院长深入我系领导办公室和辅导员工作间,“一对一”访谈了人文系领导班子、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等8名师生。范院长与我系领导班子就学院的改革发展、职能部门管理服务、课堂教学、院系领导班子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访谈;与我系书记杨旭就学院深层次改革、学院党建工作、创先争优活动、两访两创活动、五好班子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访谈;与我系主任王文凯就学院基本情况、学校和学院改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访谈;与我系师生围绕学院的办学条件、师德师风建设、教学与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及民生、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工作等内容进行了访谈。
从访谈情况来看,我系教师对学院近几年的发展成就都表示肯定,都认为学院办学条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院的工作和学习的环境比较和谐,能尊重人才,也在为提升人才素质和水平尽可能创造条件,科研工作逐步启动,对教学促进的作用比较明显;教师都敬岗爱业,安心执教,能为人师表;专业建设力度比较大,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成果显著;教师近年来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随着学院的发展也在逐步改善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办学条件
我院办学条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实验设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软件方面,学术氛围还不够浓郁,科研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部收入以教学为主的收入模式与科研对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教师有后顾之忧,科研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2、人才引进
近年来人才引进的力度尽管较大,但人才引进之后的竞争意识不强,引进的人才仍局限于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群体,同时对人才的出身过于强调难以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学院对人才需重新定义,人才引进的思想还有待进一步解放。
3、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专业内涵挖掘不够,师生专业素质历练不够,专业特色彰显不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再就是实践性教学开展条件有限,与业界和市场脱节程度不一;且教学团队打造不够,缺乏在统一圈内有小小影响力的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4、教学质量
在以教学为主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学院开展教学型的竞赛和比赛等活动太少,听课制度坚持不够,难以营造提高教学积极性的氛围,教师疲于为上课奔命,特别是文科教师,长期繁重的机械性课堂授课使其无精力也无热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再者教学对象的时代特点以及价值取向和评判体系都在不断变化,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挑战很大,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较少,这些因素都会使授课质量无法充分保障。
5、教师待遇
尽管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业余活动开展太少,教师缺乏创造事业的归属感,对学院的感情相对比较淡漠,对学院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相对疏离。再者学院教师身份不一,科贸和知行的教师潜在差异较大,班主任(辅导员)老师也认为学院对他们与授课教师的标准不一。
二、 我系学生重点反映情况
根据“两访两创”活动安排,我系教师在课余时间,以班为单位,5个人为一组,集中展开访谈,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课程设置
我系学生普遍对教师的教学感到满意,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感到基本满意。大部分学生提出建议,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需增加技能性的部分,可以增加室外课程等动手性强、应用性强的课程。
2、师生关系
基本上所有的被访者都认为班主任和辅导员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程度的监督、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帮助他们逐步的融入大学生活,应对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扰。绝大多数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则有待进一步加强沟通。
3、团学组织及社团组织
我系学生在访谈中表示,在大学生活中学校团学组织和社团组织多次开展公开活动,丰富了大学生活、活跃了校园氛围。部分同学亲自参加过某些活动,包括学生会、社团、竞技比赛等。这些活动或组织需进一步面向更多的学生。
4、就业指导与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绝大多数同学最为关心的问题,他们也意识到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希望多提供就业指导,举办就业讲座。并希望学校能多提供实习的机会。考研和考证的相关信息,也希望多从学校获得,他们认为比较权威,更值得信赖。
5、资助与心理咨询
学生希望资助工作进一步提高透明度,确保公平、公正。被访学生几乎都表示自己有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但只有少数学生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可见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仍然较低。大多数学生解决心理困扰的方式是自我调节或向人倾诉。很多同学觉得学校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他们心理自我调节作用很大。
6、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一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对国家大事、国际形势及社会热点问题都有一定程度的关心,自身素质也较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大学生中频频涌现出的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典型人物就是其中的代表;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也大有人在,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信仰缺失。
三、 对策建议
1、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从政策上和制度上推动教师下工厂、进公司开展业务锻炼和专题学习调研,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科研方面需在政策上扶持科研工作,同时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和承担课题开拓多方渠道,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研究年会等,以浓厚学术氛围,增加信息渠道,建立多方关系,推动教学发展。
2、在人才引进方面,不断解放思想,认真研究引进政策,吸纳业界精英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参与学院发展,必要时可不问出身。同时,引入评价机制,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增强教师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3、在稳定现有招生规模的情况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关注教育对象的变化与接受水平,大胆革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最大程度结合,发挥专业的现实效应,凝练专业特色,造就品牌专业。同时加强与业界的联系,积极寻找合作项目创收等。
4、将教学竞赛以及公开课等相关赛事常规化,引入奖励机制,增强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学积极性。同时尽可能常规化安排职工业余活动,比如书法比赛,卡拉OK唱歌比赛,春游、球类等体育项目的比赛等,加强本院各部门教职员工的沟通交流,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紧密教师与学校的感情维系,以增强教职员工的归属感。
5、加强学生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由于社会大环境所致,学生的实用主义意识和自我意识都非常浓厚,学习专业课,希望获得一技之长,希望开设应用性强的选修课,最关心自己日后的就业问题,有一定压力,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学院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就业指导,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贯彻始终;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辅导员与教师联络及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长效机制,让辅导员与教师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文系
201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