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张敏教授作客人文讲坛

作者:张永青 袁朔 刘梦瑶编辑:人文君来源:人文讲坛、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26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张永青 袁朔 刘梦瑶)11月21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讲坛第148期在知远楼201学术报告厅举行。特邀嘉宾、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敏教授,以《家训文化的传承与开新》为题,为人文学院2024级全体新生作了一场“传承优良家风,共筑家国情怀”主题讲座。

张教授以传统家训文化的变革和发展为线索,从家庭、家族与家训,传统家训文化面面观,现代家庭与家训文化的嬗变和我们在新时代如何继承发展家训文化相关研究四个层面,依序展开了精彩而生动的论述。

讲座伊始,张教授以亲切的口吻将讲座引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他分享了自己的家风,以此为切口,张敏教授阐明了中国古代家庭、家族、家训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列举了家训文化的发轫、发展、成熟、鼎盛的各个阶段。深入浅出的剖析,让大家对家训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联与影响有了深刻体悟。家训文化从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中“君子所其无逸,知稼穑之艰难”,《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文献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家训文化,使家训文化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深入到皇家、世家、家族、家庭,演化为家训、家谱、族规、乡约,“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张教授认为家训文化在历史上有精髓和糟粕的两重性,一方面传统家训使社会成员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化,是家庭正常运转的工具,是社会和谐的调和剂,另一方面,传统家训文化是在封建专制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可避免的存在时代局限性,提示我们在家训文化的学习中去芜存菁、推陈出新。他在讲座最后为我们继承弘扬家训文化提出了三点殷切嘱托:正人先正己,塑造贤配偶,念好育子经。

张敏教授的讲座主旨突出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旁征博引,浅显易懂,精彩纷呈,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念研究历史,钩沉历史规律,为我们学习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讲座互动环节,李梦怡、许莎、杨文娟等汉语言专业同学分享了自家的家风故事,一下子把家训的讲座拉近到自己身边:一个又一个家风故事、耕读传家、诚信立家、勤俭持家;一句又一句家风箴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发言的人兴致盎然,听讲的人如临现场,气氛热烈,分享结束了大家依然兴味正酣,意犹未已,相约下次再聚人文讲坛。

本次讲座由人文讲坛第20届社长张永青主持,王文凯、任秀霞、徐江涛、冯姗、刘星等领导老师及2024级人文学院新生参加了学习活动。

学院负责人表示,为帮助新生更好围绕“读书在知行”的校园文化主题,尽快适应校园文化生活,传承良好家训家风和校训校风,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我院还将陆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嘉宾简介:张敏,历史学博士,湖北大学教学名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主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荆楚古城场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主讲的《传统社会的婚姻家庭》被认定为湖北省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