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坛|“畅读庄学经典,品味逍遥境界”

作者:编辑:人文君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8点击次数:

庄学阅读

本网讯 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的人在灿烂的星空与神圣的道德之间,获得了灵性与自由,以及诗意的生存。人文讲坛秉持学生主讲,引领研究型学习的宗旨,在2021年3月14日开启了以“庄学逍遥”为名的经典文献研读活动。


       在这里,同学们与时光作伴,悟庄学之道。一起走进经典亲近文字,一起品味经典体味古道;徜徉岁月幽径,俯仰先贤情怀;分享品读心得,砥砺研学感悟。乘着主讲人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演讲声的翅膀,穿越千古江山,相遇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时刻,共同品味寻道悟道的点滴。


一、道之始,知人论世(3月14日)

庄子何许人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道:“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先生的排行榜,先秦诸子以文学成就论,庄子高居榜首。


指导老师王文凯教授从多个角度带同学们走进了庄子的世界:一是他的超逸,无功于世,是其能极。能够极力延展自己的思想,无限而没有边界;二是疏离,是精神与身躯的离,是与人世之离,离人世而离众生,有境之旷,才有心之旷,形之旷,万物之旷。庄子在精神上与人世疏离,于是有“鼓盆而歌”,“庄周梦蝶”,“木鸡养到”,还有“相忘于江湖”。

二、道之幸,满心欢喜(4月11日,4月18日)

我们离道还有多远?汉语言2019级写作方向的易可同学通过对《大宗师》初步讲解,引发同学们对“道有多远”的思考。紧接着汉语言2019级文秘方向的夏小雨同学沿着易可同学所讲解的内容再探究竟,进行了儒道互释的另一番思考


“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谁够得上称作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或者是已经悟道的真人。大宗师是指庄子思想中总合道和宇宙生成意义的观念,意为开创、传授道理,有成就又受人尊崇的老师。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一的,人的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来无古,其往无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这就叫做“道”。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易可同学在讲述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例子,使原本比较玄深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


那么何为“真人”呢?王文凯教授在点评过程中为同学们补充并完善了该观点,并且阐明了“真人四论”。即一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谋事;二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三论: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四论: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并且对易可同学的讲座给予肯定,评价其不忘论证之初心,一致百虑。

三、道之行,一路之上(4月11日)

樱花的落白零落成泥,人间最美四月天,汉语言文学2019级教育方向的唐奥同学另辟蹊径,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复述活动。翩翩美少年在人间最美四月天讲述暮年老者欧阳子的《秋声赋》,朝阳与垂暮的碰撞,形成了一场极大的视觉盛宴。唐奥同学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引用大量的诗词歌赋,侃侃而谈,并且采用了互动的方式,同学们纷纷踊跃参与发言,表达看法,夏小雨同学对其中佛教思想的理解,周子鸣同学对其中老庄思想的理解,多种观点频频交锋,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全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述后,王文凯教授对此次复述活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称其为人文讲坛经典文献研读活动中的一次高峰!


无乐不作,乐在小坛;无冬无夏,爱在小坛;无怨无悔,美在小坛;无坚不摧,毅在小坛。怀古寻今恋芳华,含英咀华赋新声,可以让我们去赋予意义。


人文小坛,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人数二三十,选学二三部,分享二三人,其坛小,其学精,其悟深,其味醇,故其飘香悠长,少长咸乐。


图文来源丨人文讲坛 郭雨鑫

图文编辑 | 李想

责任编辑 | 融媒体中心 刘星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